當前位置:首頁->學生工作->人文瓊苑

回首大學夢
作者:黃華廣 時間:2011-09-16

當我再次寫到這個話題,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

如今應該是陽光可愛燦爛的時候,然而三亞的這片天空,遠沒有五指山的那般明亮。

我不能不說三亞是個美麗的城市:椰風海韻,碧浪拍沙,無邊無際的大海會讓不同的人們滋生出不一樣的感慨,大自然的雄偉壯觀在這一刻展現無遺;而五指山,一個美麗的小山城,一個被綠色簇擁着的城市。遠離了喧鬧,遠離了塵埃,它的美麗,來源于大自然最原始純樸的氣息。

兩個不一樣的城市,我找到了一樣的東西,那便是雲。

我喜歡看雲,注視着雲,我的心總能平靜下來。我不會特意找出時間來去注視着白雲,卻可以不分時間地點地停下腳步感受那片刻的甯靜,即便那是放學時候擁擠的校道。

這是隻有來到三亞後才會發生的事情。

還在構建中的三亞校區,各種各樣的構建拔地而起,日新月異。可那剛栽下小樹,卻無法猛地騰出一片樹陰。所以每到上課,放學的時候,烈日下人們的腳步都會不禁加快。于是,寬敞的校道會在短時間内變得擁擠不堪,而又在短時間後變得松散。每次走在其中,我總是看不到前方的路,各色的雨傘完全掩蓋了一張張年輕的臉。我隻能将目光上移些,又是瞧見白雲,又是停下了腳步。

為此,我想我是遭了不少白眼的,所幸我也沒見着,還是可以安穩地學習,吃飯,睡覺。

三亞這片天空上的雲,很容易看見,也是因為沒有什麼遮掩的東西,入目就是完整的一大朵白雲,凹凸不平,緩慢地朝遠處的天空飄去,我的思緒也随之飄遠。唯有當我瞧見那“半壁山”時,才能收回心神。

“半壁山”隻是我一廂情願的對那小山的稱呼。原因是好好地一座綠色的山已被開采了一半,半綠半秃的模樣,實在沒有一點美感。常常因為它,我沉寂的思緒得以打斷,我卻沒有半點責怪它的意思。世上沒有永遠能保持美麗的事物,我們隻能追求精神上的永遠美麗,卻有幾人能夠做到?那山會變,那人也會變。山因人而變,人又因何而變?

在五指山看雲,便完全不是這樣的場景。

站在五指山的任何一條道路上,睜開眼睛都能看到郁郁蔥蔥的大樹。滿是綠色的場景,大自然濃郁的氣息迎面撲來。

我是多麼希望那随處可見的果樹是無主的東西,讓我可以采摘上一些。不是為了果腹,隻是為了完成一次經曆;我是多麼希望那飛翔的鳥兒不要停歇,讓我可以拍下這動人的畫面。不是為了觀賞,隻是希望能感受飛翔的奧妙;我是多麼希望你大樹的軀幹可以更堅實些,讓我可以站在上面。不是為了嬉戲,隻是為了能看到更遠的地方。

五指山是不容易看到雲的。這不止因為有着這麼多讓我分心的事物,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大樹上茂密的枝葉阻擋了我的目光。我還未來得及惋惜,便很幸運地發現一個看雲的好地方。那是在教學樓通往食堂的路上,左側沒有大樹遮掩,放眼望去,似乎那朵白雲就要撞到遠處的山上。

每當那落日時餘晖渲染大地,我總能見着一幅很美麗的畫面:大朵大朵的白雲,都彙至一塊,一起穿上了金紅色的外衣,交相輝映,熱鬧非常。而太陽,此時正躲在雲後,奮力地散發着今日最後的光彩。

五指山的雲很近,很大,潔白的一大朵,仿佛觸手可及。

年幼時我曾幻想過躺在白雲上是怎樣松軟的感覺。甚至想撫摸白雲,卻一直沒有機會。直到長大了些,清楚了雲的本質,才慢慢淡去了這樣的念頭。我明白,我摸不到白雲。

大學,是夢起飛的地方,也是夢降落的地方。

五指山安逸的生活已磨去了初到大學時的雄心壯志;三亞匆忙的生活又激起了些許活力。

認清了現實之後,改變了來時的目标,向着它進發。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