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校友風采->校友信息

采訪手記
作者:徐英英 時間:2017-09-27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一直是我校大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大衆的真實契機。20143月,将迎來瓊州學院建校60周年華誕瓊州學院至建校以來一直穩步發展,特别是最近幾年,在海南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學校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60年以來,我校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向社會提供了很多具有專業知識和良好道德修養的棟梁,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很榮幸能夠接受“走訪校友”這個任務。

火熱的七月,我們暫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帶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走入社會,了解社會,深入社會,為母校出一份綿力。這份心得,也可以說不是心得,隻能說是一些采訪的感慨。雖然曾經也與一些社會工作者打過交道,但我不否認自己對這次訪談的緊張與重視。也許現在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讓我心存焦慮,而學長學姐已在崗位上做得風生水起、貢獻多多。這些都讓我心生感慨。

對于這次采訪,我真的很緊張,既怕達不到學校要求又怕老校友覺得我們的能力不夠。參與活動的學生要注意儀表,着裝整潔、舉止文明、講究禮貌,向校友展示個人良好素質和學校良好形象。我不斷的問自己我可以做到并做的更好嗎?沒人給我答案,而媽媽對我說隻要相信自己能就能;老爸就說,我女兒是最棒的,你是不是應該自信些,事情都是人做的不是麼?

路是走出來的,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成為為他人開拓路徑的人。這畢竟是我校首屆百名校友訪談活動。在此之前,隊員們幾乎沒有多少的社會實踐經驗。對于我們來說,采訪校友這種社會實踐是如此的陌生,我們也隻能更多的是靠我們自己在摸索中前行。然而,我們可以在摸索中成長與收獲。就活動的意義來說,提前的認識校園之外的社會,對于我們接下來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動力都有着莫大的幫助。也可以借此次機會,為在校大學生做出一份畢業投身社會的前期調查。很多時候在校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前途、人生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并沒有整體的藍圖。有着這一個社會實踐,不僅能讓畢業的學生知道如今的社會發展是怎樣的。也能讓在校的學生明白自己在大學期間如何利用好每一寸光陰,更加了解每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更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不僅能讓我們自己收益,還能讓校友們了解母校的發展,這樣就更好的增進校友對學校的感情。

訪談的時候,我們喜歡說請你談一下經驗,說一下體會。其實,經驗是自己經曆的體驗,沒有親身經曆過怎麼會有體驗。哪怕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就像長輩的經驗告訴我們鹽是鹹的,我們從此知道鹽之所以被稱為鹽,是因為它是鹹的,可如果不親口嘗一下,怎麼會知道鹹是一種怎樣的味道?

人生像是一個圓圈,走走停停,曲折卻不曾走遠。他人的經曆作為标榜将我們的棱角磨平,于是,我們在原地幾平米的地方兜兜轉轉。模仿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但是學習的前提是要确認所學的是适合自己的。我們在路途中遇見困難并在不斷的克服中成長。這才是我們應該從學長學姐身上學到的。

在拜訪校友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他們對母校深深的感情;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但是他們對大學生活依然充滿懷戀,他們都說大學生活對他們的幫助和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他們也時刻關注着母校的發展。

在學校迎來建校60周年華誕之際,他們都獻上了對母校最真摯的祝福。

通過這次實踐我明白了有經驗的采訪者,應善于把采訪的成功建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之上。采訪準備是指取得采訪線索之後,在與采訪對象見面之前,對采訪的人或事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以及準備用什麼途徑、方式、工具才能與采訪對象接觸。這種工作,就是采訪前的準備。一次成功的訪談其核心的是,訪問者以現場的靈活的表現,引出受訪者最真摯的回答。在對話中,我們必須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其次進行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為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善于傾聽我們是做到了,但是問題不夠精辟,對話有些拘謹,觀察被采訪者的環境布置,觀察被采訪者的外貌,觀察被采訪者的神态變化,這些隻能說是做到了70%。也許還有許多的問題,不過,我相信,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中會越做越好!

我懂得了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社會關系資源。校友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訪校友工作,已成為推動學校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有人把校友會的工作比喻為築橋工人,是它構建了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母校與社會間的橋梁。

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将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拉近了我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确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曆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将來更加激烈的競争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

在這次社會實踐所學到的東西,我必會牢記在心,也以優秀的學長作為榜樣,鞭策自己不斷向他們靠攏。最後,感謝母校給我們提供了如此珍貴的機會。曆時一個月的采訪過程,團隊隊員之間在了解中合作,在合作中了解,大大加深了彼此的情誼。

  另外,我衷心地向60歲的母校說一句:生日快樂!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