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校友風采->校友信息

凡事要麼不做 要做就做好
作者:劉力 徐英英 闫照銀 時間:2016-11-21
 

凡事要麼不做 要做就做好

               —— 訪2009屆校友易磊

 

   

易磊男,2005級人文社科學院(原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2班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曾擔任班級生活委員。2009年畢業後去海口中國光大銀行工作,後又被調到三亞光大銀行工作。目前在三亞光大銀行擔任現金類業務主管。 

 

——在大學生活中,社會實踐必不可少,在學習之餘,一定要抓好時間努力實踐鍛煉自己。

——社會實踐可以使你在進入職場後,不會有太多的挫敗感,也會讓你很快适應社會以及行業裡的殘酷競争。

 

 

臨近開學,我們訪談小組在三亞灣一個咖啡廳見到了易磊學長。

易磊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比較腼腆,說話的聲音不是很大。窗外海風習習,令人神情舒爽,易磊給我們講起了他的“瓊院求學之路”。

20059月,五指山的蔥翠之美他已早有耳聞,懷着滿心歡喜與期待,懷着對海南島的向往,來自河南信陽的易磊踏上了翡翠山城五指山的求學之路。

在剛來學校報到的時候,由于五指山地處海南省中部,學校地處相對偏僻,宿舍生活設施都比較舊,跟自己想象的大學生活有很大的出入。

當談及自己入學報到時産生的小失望情緒,易磊回憶道:“雖然剛來時有抱怨過學校艱苦的生活環境以及狹小的居住學習空間,但是當漸漸适應了這種環境以後,自己就慢慢地愛上了五指山校區的那種甯靜,以及它的那種自由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學校條件的艱苦并沒有消減易磊的求學熱情,他堅信,五指山的甯靜祥和是“适合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

在度過了短暫的失落期以後,易磊調整心态,很快就融入到火熱的大學活動之中。

易磊回憶起自己參加院學生會面試時的場景。雖然結果他落選了,但是易磊從中體會到了競争的趣味以及保持一個平常心的重要性,“相比較剛入校時候,我的心情已經恢複了平靜,沒有之前那麼消極,遇到困難開始學着自我調整。”看着他眼裡至今閃爍着當時的熱情,我們仿佛也感受到了他參加競選時滿懷的激情和其中的忐忑不安。

漸漸地,易磊适應了瓊州大學的生活和學習,面對剛剛起步的大學生活,他對自己充滿了期待。

在聊到大學學習的時候,易磊說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一直是屬于中等水平。

“學校對漢語言這個專業很重視,這是我們同學能感受得到的。老師盡心盡責,我很感謝他們。”易磊表示,在四年的時間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知識他基本上都掌握了。這為他的面試以及現在銀行的工作都提供了很大幫助。

我們提出讓易磊為學弟學妹們提點學習建議時,他說“基礎很重要,即使你有再好的工作機會,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和個人能力、應變能力、創新理念,最後還是會被日趨激烈的社會競争所淘汰。”

易磊從小就有一個“經商”的夢想,這個夢想在他大三的時候得以實現了。在五指山校區附近,易磊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火鍋店。

當談到火鍋店的時候,易磊難掩興奮之情。給我們介紹起了他的創業故事。

據易磊介紹,他的火鍋店是當時瓊州大學大學生創業實踐的“首秀”。

“當時學校有很多人也想着自主創業,但是僅僅停留在想法上,我把它變成了現實。”

通過開火鍋店,易磊交了很多朋友,“學到了很多現實的東西,明白了很多東西都不是簡簡單單”。

“通過這次實踐,少了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鬥。”如今的易磊回想起自己的創業曆程感受頗豐。

我們向易磊介紹現在三亞校區的同學們也喜歡學習之餘做點“小生意”。易磊很高興,他說“在大學生活中,社會實踐必不可少,在學習之餘,一定要抓好時間努力實踐鍛煉自己。”

易磊向我們強調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社會實踐可以使你在進入職場後不會有太多的挫敗感,也會讓你很快适應社會以及行業裡的殘酷競争。”

現在易磊在三亞市中國光大銀行上班,談起當初面試的經曆,易磊很自豪的。

大四的時候,易磊已經從五指山校區搬到了現在的三亞校區。在大四實習的時候,他開始在網上找尋自己喜歡的實習單位;一次偶然的機會,易磊看到了海口中國光大銀行的招聘啟事。

說幹就幹,易磊再次表現出他做事情的熱情和沖勁,他沒有猶豫,買了火車票,就直接去海口參加面試了。

“當時真的快要窒息。”易磊說在海口面試的時候,一間辦公室裡,自己的對面坐了四五個面試官。這次對他來說很關鍵的面試,他說多虧自己平時參加的實踐活動多,心理素質相對強,面試時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就順利通過了。

談起對學校的建議,易磊說“學校應該在學生大四的時候,多舉辦一些模拟的畢業招聘會,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提前适應當前的畢業招聘會,為他們的面試多積累一些經驗,這樣在招聘的時候就會占一定的優勢。”

在談到銀行工作的時候,易磊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商業銀行的東西,我們很好奇,一個學漢語言的怎麼就跟銀行搭上關系了呢?易磊笑了,他說現在的專業跨度很廣,适應性也很強,就拿自己所從事的銀行工作來說,幾乎所有的業務知識都是在他實習的時候學會的。

“工作後,在學校學的專業知識也幫了他很大的忙,紮實的文字功底使他在單位做報告,寫周報都得心應手,很有優勢。”易磊說道。

在聊到是否有獲得學校榮譽以及是否曾擔任過學校幹部的時候,易磊略帶遺憾的說,曾在大一時去應聘學校幹部,但是沒被選上。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去應聘了,而是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雖然自己沒有被選上,但是他還是很贊同學弟學妹積極地加入學生會;在學生會裡由剛開始的基層做起,多參與學校活動的策劃,而不是僅僅簡單地當個幹事,永遠做個執行者。

 “出了社會,職場上最不缺的是執行任務的人,假如你具有良好的策劃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這将很容易讓你在職場上脫穎而出。日後的一切都需要你現在的努力,在學校多鍛煉,不要怕麻煩,幹得多并不是傻,而是給自己增加鍛煉機會。”易磊的一席話讓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很受用。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除了學好專業知識以外,就是學做人。上大學後,對新生們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生活環境方面,沒有了父母、長輩每日的悉心照料,許多事情需要獨自處理,真正的獨立生活開始了。

另一方面,從單處一室的“獨立王國”到4人或6人“群居”的集體宿舍,這一生活環境和習慣的适應和磨合,對沒有住校經曆的同學來說,真的是一次考驗。

對于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易磊也給學弟學妹們提了幾點建議: 要學會包容别人,做到對人寬、對己嚴,切忌以自我為中心。在平時的生活中,主動與同學打招呼,主動和同學講話,主動幫助别人。除此之外還要學會感恩,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去做人做事。

雖然現在已經畢業四年多了,易磊說他們班同學大部分都留在海南工作了,平時還經常聯系,今年準備舉行一次大的班級同學聚會。

大學這幾年,易磊覺得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學會了“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這也是他給學弟學妹們的一句贈言。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還是後來的創業以及現在光大銀行的工作,這句話都讓他受益匪淺。看似很簡單、普通的道理卻容易被忘記,能堅持做下來更是不容易。

在和學長兩個多小時的聊天過程中,我們感覺很開心很輕松,,彼此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易磊對于我們人文社科學院的這些學弟學妹們期望很高:“瓊州學院的生源質量也越來越高,相信你們這些新的力量能給學院帶來新希望!”

對于瓊州學院60周年校慶,易磊十分高興瓊州學院至1954年建校以來,曆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範學校、通什師專、通什教育學院、瓊州大學、瓊州學院等階段,一直穩步發展,特别是最近幾年,在海南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學校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師資力量壯大了,硬件設施齊全了,辦學環境幽雅了,還新建了美麗的三亞校區。

易磊說他期待着瓊州學院有一天能成為真正的三亞大學;以後他會經常來學校轉轉。最後,他衷心地向60歲的母校送上祝福:生日快樂!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