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當自強
--訪2008屆校友 張文豔
張文豔學姐(後排中間)與她的學生們在一起
張文豔,女 ,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008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在校期間,曾獲得“瓊州學院三好學生标兵”,“新東方獎學金”“中國自強之星”提名獎等榮譽。現就職于東方市八所中學。在五年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取得了豐富的教學成果;連續兩個學期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教學成果《在平凡中播種希望》在2012年度全市中小學教師班主任工作經驗征文活動中,榮獲叁等獎和全國青少年五個公民主題教育“我是90後”讀書征文活動指導獎,榮獲2012年東方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比賽初中組第一名;在2013年度東方市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活動中所寫論文《凡花也有春天》榮獲一等獎。
——先學做人後求知。
——學校的發展與每個同學以後出去社會找工作有很大的關系,這就是校榮我榮。
——人生就是這樣,為了目标和理想,實現的過程猶如爬上111級台階時苦;但每實現一個目标,心裡就像下111級台階時的輕松。
炎炎夏日,我們總在尋找心理的一片陰涼;今年夏天,我們在海南省東方市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身上找到了。她就是瓊州學院千千萬萬畢業生中的一員;平凡但不平庸的——張文豔。
初次見面是在東方的一個水吧裡,燈光有點暗卻蓋不住她身上的知性美;僅看一眼我就被她吸引住了。大方得體的舉止,陽光的笑容,時尚的穿着,眼前張文豔學姐身上不僅充滿了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蓬勃,又透露出一股灑脫和幹練,她說話輕聲細語卻又思維敏捷,妙語連珠,讓我們感到非常的親切和随和,更讓我們感受到瓊州學院校友們獨特的氣質和魅力。跟她道明來意後,她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心裡路程,訴說着“巾帼不讓須眉”的美麗人生。
文豔相信生命隻有在不斷的磨練之下,才會更加堅韌。所以在大學期間,學習上她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堅持早讀、上晚自習,經常去圖書館學習。為了考驗自己,大學四年裡沒有回過一次家,也沒有向家裡要過一分錢,連學費都是她自己掙的。辛苦的時候,自己曾一天做過三份兼職;發過傳單、做過問卷調查、家教等工作。打工的生活曆練使她成熟,所以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困難,她都能勇敢的去面對,做一個自強自信的人。因為她知道自強則不息,一個人要想立足于社會,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立自強的精神;不因自己是女孩子而軟弱,女子當自強。
在我看來,她是一位性格活潑開朗、平易近人的學姐。但是她告訴我們,她原來的性格很内向,話也特别少,不喜歡和别人交流。一切的改變都因2006年——她永生難忘的一年。那年她大二,
2008年文豔大學畢業即将進入社會,她的心裡感到非常的難過和無助。一方面是要離開學校和同學們分别,各奔前程;另一方面是家裡發生了意外。我們的生活總是不缺少意外,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對這些突然其來的時候,我們應該要保持一顆平和樂觀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抱怨命運。文豔沒有抱怨,而是選擇了接受。
事情是這樣的:畢業前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求職準備,但是,就在她準備進入職場大顯身手的時候,接到從老家打來的電話告知她,父母親不幸發生了車禍,母親癱瘓在床上。得知消息之後她就放棄一切,包括當時和企業簽訂的年薪十萬的工作和去印尼支教的機會,回家照顧母親。母親病情稍有好轉後不願耽誤她找工作,就催促她回海南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好讓父母放心。孝順的她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就返回學校;學校推薦她到東方市八所中學代課,一年後她參加了國家支援西部的特崗教師計劃。但凡事并不是一帆風順,她在進行資格審查的時候遇到了難題,市教育局的負責人認為瓊州學院沒有師範類專業。而且一手拿瓊州學院的畢業證,一手拿海南師範大學的學位證的她被嚴重質疑。市裡的審查她沒能通過。
看着自己厚厚的資料,一張張的榮譽證書,她确信瓊州學院的學生一點兒也不比别的師範類高校的差。斟酌之後,她直接去找省裡負責最終資格審查的工作人員。最終不僅通過了特崗教師資格審查,還在考試中以東方市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了一位特崗教師。為我們瓊州學院的學生争了一口氣,向大家證明了瓊州學院的學生并不比别人差。這也讓她更加深信一點,學校的發展與每個同學出去社會找工作有很大的關系,這就是校榮我榮。
她現在回想起來總在感慨,如果不是2008年家裡的那場意外,她現在走的應該是和教師截然不同的道路;畢業之前在她的人生規劃中就沒有教師這個計劃,入行純粹意外。任教多年,學校的老師長輩們都認為她适合當教師,而且,她自己也慢慢的喜歡上這個職業。教師這個職業是偉大而神聖的,在五千年曆史文明的中國更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贊歌。
對于教師這個職業,文豔有着和其他人不同的看法。她認為當教師就是個良心活,對得起誰不重要,關鍵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不教得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文豔對每個學生都很用心,不管他的成績是好是壞,所以她和學生們相處的很好。在學生們的心裡,她就是一位時常關心他們的大姐姐。在教學上,她的教學理念是“先學做人後求知”,所以在她帶的班級裡,學生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表現得還要懂事,這使她感到很欣慰。
雖然畢業多年,但是她對母校的關注沒有減少。她比較關注學校的學生活動新聞和學科發展的新聞。在訪談期間,她向我們詢問了這兩方面的内容。表現出了對學校未來發展的關心。
對于母校未來的發展,現擔任教師的她認為要加強學校師範類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不僅如此,也要提高其法律意識。創造更多的機會給同學試講或者是開設“微格”教學,可以使師範生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者是在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築在教學理念、試聽理念和技術基礎上,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方法。
業餘生活校園的生活總是美好又難忘的,它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 “青春”回憶。在學校課餘時間,除了去兼職外,偶爾心煩的時候,她就坐在瓊州學院标志性建築——111級台階上。看着爬上爬下的人,爬上的人在吃力努力的往上爬,往下的人輕松的下去。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為了目标和理想,實現的過程猶如爬上111級台階時的辛苦,但每實現一個目标,心裡就像下111級台階時的輕松。而且隻有這樣,青春才不會留空,一些遺憾一樣讓人感覺美好。她說想到這裡她的心情就得到平複。
現今參加工作後,她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性格開朗的文豔在業餘時間裡喜歡打羽毛球,去健身房健身。東方市是一座沿海城市,所以有時候,她也會去海邊散散步;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坐在海邊泡着海水、聽着海浪思考問題。在那樣風潮湧動的海邊,所有的煩惱都嫌的有些微不足道。她希望每天站上講台的自己都是精神抖擻,用自己積極的人生态度去感染班裡的每一位孩子;當然,更多的是,她把每節課都當作一次現場直播,所以想以最好的狀态帶給學生更棒的課堂,盡量每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如今的她,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技能,已經考取了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研究生。相信不遠的未來,她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站上三尺講台,用無悔的青春譜寫屬于她自己的教學夢想錄!
采訪的最後,張文豔學姐也為母校的美好明天獻上了她最真摯的祝福:“在迎來母校60周年院慶的時候,祝願母校的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相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