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經班委通知,在熟悉了校人文社科學院關于“百名校友百家用人單位訪談活動”文件的内容後,我毫不猶豫的遞交了申請表。想利用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懷揣為學校獻力的初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作為一個大四的老學姐,在即将畢業離校前,心想至少要為學校做點大事兒,不求回報,隻求内心不悔。
經過了幾天的等待和審核,當自己真正坐在人文社科學院的辦公室裡,參與到活動組織策劃的會議中時,我知道,我離我的初衷不遠了。看到濟濟一堂的同學,盡管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但大家都共同懷揣着一個目标——為學校獻力。
會議主持人
一、合作分工,以身作則
要進行正式采訪前,我們小組事先準備好采訪素材,包括攝像機、錄音筆和書寫稿等;搜集校友資料,如校友的職業、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等;整理采訪提綱,根據采訪對象列出采訪問題,并要求條理清晰,辭順理正。在采訪小組裡,我負責籌備采訪素材,并在訪談過程中擔任攝像、記錄的工作,及負責事後撰寫采訪稿,采編素材和監制視頻剪輯的任務。我小組采訪的對象,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士,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之間的跨度還是很大的,有年齡的跨度,有閱曆的跨度,這使我們内心感到無比緊張的同時,又極其激動。之所以緊張,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和閱曆而緊張;之所以激動,是因為我們采訪的對象都是畢業了四年至十年的師哥師姐們,内心激動的同時又倍感親切。與畢業離校工作多年的學長學姐們進行采訪和深入的交流,這将是我學生時代一次豐富的人生體驗,也将成為我們整個采訪團隊共同的難忘的記憶。
二、“牢固基礎,學有所用”
曾樂學長是我小組采訪的第一位校友。我們在與曾學長預約見面時間的前提下,于2013年7月11日傍晚,在曾學長工作的辦公室見面并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訪談。
正式見面後,曾學長給我的感覺特别親切,他雖然遊曆于官場十年,但神态和心态依舊年輕。舉止大方,睿智沉穩又不失熱情,他待我們如親人般,熱情誠懇,熱心照顧。訪談間,對于我們提出的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态度随和侃侃而談;與我們談笑風生,整個訪談過程非常愉快,也很成功。
談話間,他常以“腳踏實地”勸誡我們,經過其多年工作所悟出的經驗,也深受母校勵志笃行的精神影響,他認為隻有踏踏實實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以身作則,實事求是,才是慢慢走向事業成功的關鍵。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提出的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在社會工作中的作用是否依然重要的問題時,曾學長答複一句“牢固基礎,學有所用”,就已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一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有哪一個專業能随便成為冷門,也沒有哪一個專業能突然成為熱門。冷門和熱門之間,隻會随着社會發展的需求,更替互換着,然而在此期間,隻有牢固自己的專業基礎,在社會工作中終會學有所用。曾學長的一番建言,使我受益匪淺。也将啟發我以後步入社會工作,在職場中應持着踏踏實實的态度。
三、“多實踐,重禮儀”
王芹學姐是我小組采訪的第二位校友。現任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助理。
之前在結束了曾學長的訪談之後,我小組利用合适的時間,與王芹學姐電話聯系并預約了見面訪談的時間,最終定于7月13号中午12時,于王學姐工作的辦公室,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訪談。
雖然王學姐的工齡不算太高,但當我們與王學姐正式見了面并進行交流訪談後,都被其不辭辛苦的工作作風,和從容不迫的工作态度震懾到了。談話間,落落大方的王學姐,從容地向我們述說着她的求職過程,那雙看過了20幾年人生風雨的雙眸,依舊純淨如水——這是個外柔内剛的女子,畢業未滿四年就已換了兩次工作的她,依然不卑不亢,不氣不餒,不驕不躁。
與王學姐的談話内容,大多都是和工作有關的。針對學生在大學期間是要多學習還是多實踐的問題,王學姐個人強調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應多參與校内實踐活動。她說:如今社會需要的,是個人的經驗和能力,書本上學到的和從實際操作中學到的,兩者有着很大的差别。多參與實踐,能培養出個人的處事能力,更能提高個人的經驗和閱曆。王學姐不僅建議我們,在大學期間多參與社會實踐的同時,平日還要從小事中嚴于律己,提高個人禮貌素養,注重個人禮儀。因為良好的禮儀風範,出衆的形象風采,是我們自尊尊人之本,更是我們立足和立業之源。
四、“認真工作,享受生活”
呂詩萍學姐是我小組采訪的第三位校友,也是我小組負責采訪三名校友中的最後一位校友。現于海口市旅遊職業學校。
我小組在與呂學姐預約訪談時間時,其正因公出差在外,當我們去電說明來訪原因後,我們可以感覺得到,電話那頭的呂學姐心情是非常愉悅的。即便公務正當繁忙,勞累奔波于旅途,呂學姐還是非常爽快的答應了我們的采訪邀請。在呂學姐結束工作匆匆趕回海口的那一天傍晚,其便安排我們于當天晚上9時,在海口市一家亨美樂茶餐廳見了面,并進行了長達兩小時久的互動訪談——與其說訪談,不如說是學姐和學妹相聚的茶話會——這是我小組三次采訪中的一次非常愉快且又輕松的訪談,以尊重被采訪者為主,以被采訪者的出入方便為原則,所以這次訪談的地點安排的很特别。
沒有辦公室無形壓力的束縛,沒有堆積如山的工作稿,隻有一杯熱騰騰的奶茶,或果汁,或咖啡,和滿桌的點心。周邊環境流露着平淡素雅的格調,視覺溫和,鋼琴曲調柔情緩緩。這樣淡雅的環境和呂學姐溫文爾雅的本身,毫無違和感的融合一體。如此知性,有涵養的女子,與我們娓娓而談,大到談事業與家庭,小至談工作談生活。我們專心傾聽着,領悟着,感懷着,獲益良多。
呂學姐就職所在的單位是省内的一所知名職校,其職為學校教務行政處的管理人員,也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呂學姐常以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道德嚴格要求自己,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學生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标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呂學姐認為在工作之時,就要認真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休息之時,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生活帶給自己的喜怒哀樂。工作與生活可以兩不誤,更是要學會知足。
整個訪談過程很輕松,呂學姐在世如蓮,靜心素養,不污不垢,淡看浮華的人生态度,很是讓我欣賞和着迷。
五、心路曆程
為期五天的采訪實踐很快就結束了,我們收獲到的不僅是校友熱情的款待,更多的是他們發自内心的諄諄教導。曾學長的熱情,王學姐的從容,呂學姐的知性,這些都将深深的銘記于我的腦海裡。
采訪結束後,經過一個多月的小組内部報告審核,采編錄像,視頻剪輯等事後工作,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遵循“衆人拾材火焰高”的團隊精神,真的很重要。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篇采訪稿的撰寫各抒己見,會因為一個新聞小标題的命名争執不下,我與組員分工合作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然而從中也發現了我有不足的地方:采訪時候,提出的采訪問題沒有針對性,缺乏閱曆;不善于主動和被采訪者溝通,行為欠妥;在工作中還缺少主動性,缺乏耐心和毅力。這些不足,必須積極改正,也将提醒我今後在為人處事中,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優秀的學長學姐為榜樣,不斷進步着。
第一次參與如此重大的采訪任務,我們采訪對象,不僅有政府工作人員,還有企業管理人員。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溝通方式,這使我們在采訪過程中獲益良多;而和大家齊心協力完成這次的采訪任務,将一直深刻的銘記于我心。
相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