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校友風采->校友信息

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作者:呂慧琳 劉少珠 陳焜 時間:2013-10-20

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訪2003屆校友朱一帆

 

 

朱一帆學姐(前面)與采訪隊員在一起

 

朱一帆,女,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003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任校學生會組織部部長、系學生會副主席、班級團支部書記,曾獲得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實習生榮譽稱号,以及校級獎學金。畢業後進入海口市二十五小學校擔任語文教師職務,曾獲得先進教師、市賽課一等獎、說課比賽二等獎等榮譽稱号。

 

——不管是在重點大學還是普通大學,該學就好好學,因為學習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大學所學的知識都是日後工作的“技能倉庫”。

——凡是老師提到的就多學學,不管與專業相不相關。

 

剛剛聯系到一帆學姐時,她本人很謙虛,因為覺得自己隻是一名快樂的小學教師,并不算成功。但是筆者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不應該隻看事業的大小,人活着也并不是隻在為事業而活。作為比學弟學妹大10屆的畢業生,她的經驗對我們必定有很大借鑒價值的。事實也是如此。溫暖怡人的笑容,大方的舉止,時尚、陽光的穿着,眼前的一帆學姐頓時讓我們體會到瓊州大學校友們,獨特的氣質與風采。

午後,坐在落地窗戶旁,一邊品着一壺好茶,一邊與一帆學姐暢聊過往與今夕,感受着她那一顆永遠年輕、摯誠的心——不好高骛遠,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并時刻保持着一份對生活和工作的澎湃熱情。

難忘師恩,師恩難忘

一回顧起在瓊州大學的四年生活,一帆學姐就滔滔不絕起來。那時候,她作為班級裡的團支部書記,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中的各項日常事務等,而她所在的班級,每一年都更換新的班主任。四年大學便更換了四次,四位班主任給予的教導都令她受益匪淺。“其中,那時還是第一任班主任楊茲舉老師對我的影響是最為全面的,包括學業、思想、和生活各個方面。”一帆學姐心存感激的說到。

一帆學姐在校和系裡面都擔任了學生會的要職。大家都知道,學生會的宗旨就是為同學服務,在學校和同學之間起到橋梁作用,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總會衍生出各種疑惑和困難。作為班主任的楊老師,就常常在學生會的工作上給她提出很多建議,雖然這些建議往往不是清楚明了的訴說出來,而是以一個大的方面來講,讓她自己慢慢地吸收和消化。這通常是在她領悟之後,才明白其中包含着許多的迷津。一帆學姐回憶到:“大四實習那年,老師給我們班選了東山鎮一所包含初、高中的學校作為實習地點,實習的内容是擔任初一學生的實老師,但那個學校的整體環境并不是很好。于是,在實習了一個月之後,同學們就開始流言蜚語了,所有人都用自己的想法去推論、去抱怨老師給我們選擇了條件如此差的地方來實習。”後來,所有的同學,包括一帆學姐,都在實習了兩個多月以後才發現:在這所學校擔任初一學生的任課老師,假如有哪位同學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勝任初中的課程了,就可以自願報名轉到高中部教學。高中生的教育方式和初中生的不盡相同,自然學校給的建議和指導也不一樣,作為實習生的他們獲益良多。一帆學姐深感愧疚的說:“老師的煞費苦心,大家到最後才若有所悟”。大四實習完後,所有同學上交的教案和總結,老師都會一絲不苟的翻閱、浏覽,隻要發現有不足之處他都會要求大家不斷的修改或補充。

此外,老師對一帆學姐的全方面影響,還體現在生活方面,例如愛情。在十年前的校園裡,學生戀情并不像現在這麼普遍,學校的老師隻要一察覺到有戀愛的火花,都會立馬的澆滅。一帆學姐半羞半喜的跟我們聊起了她大二的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情——有一次晚飯後,一帆學姐和一位比她大一年級的學長散步,而這時恰巧被老師看見了。可他們兩個當事人聊得很是投入,絲毫沒有察覺到老師一路都默默的跟随在他們倆身後。直到他們從食堂一路散步到教學樓的時候,忽然發現老師就在身後,才轉身和楊老師打招呼。她說,最後和那位學長是因為其他原因才沒走到一起;她還接着說到:“老師發現戀愛苗頭後,往往不會過多的幹涉,他選擇讓學生自己掌控好整個方向。”

老師總是不斷的出書,他本身就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這對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種無形的鞭策。”一帆學姐如是說。

對學生的教育就是一場“持久戰”

初出茅廬的一帆學姐,被分配到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工作,一切都從零開始。然而,她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呆就堅持了十年。

她說,剛到工作單位的時候極不适應,一下子沒法把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工作銜接起來,甚至覺得自己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毫無用武之地。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她才漸漸領悟到,大學所學的知識都是日後工作的“技能倉庫”。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促使就業者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随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同時也使得為人處世得以開闊些。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不懈努力,一帆學姐已經能夠很好地處理學生問題。說起教育經,一帆學姐順口而出:“重複,反反複複的工作,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需要很多個這樣的21天”。在她看來,對學生的教育,責罵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她反而更喜歡跟學生講道理,她主張讓孩子從思維上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一帆學姐甚至還總結出了一套自己對各個年級的小學生的教育方法:一、二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孩子們的争吵往往都是很簡單,一目了然的,解決的方法很簡單,隻需要給他們做出一個評判,即誰的行為是正确的,誰的又是錯誤的行為,然後直接告訴他們解決的方法;而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内部已經開始不以表揚為榮,沒獲得獎勵的孩子甚至還會“嘲笑”那些獲得獎勵或者受到老師誇贊的同學,但實際上孩子們都是希望受到别人表揚的,而且受到表揚的孩子往往都會暗自興高采烈。對于小學生而言,老師的表揚就是一種激勵和鼓舞,讓他們繼續努力,争取再次受到老師的誇獎。所以,對那些表現優秀的孩子要做适當的贊揚;然後是再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已經知道要維護自己的面子了,這時候,針對這些大一點的孩子争吵的問題,就要對事件的整個原委做一個細緻、透徹的了解,然後給他們分析,引導他們自己去認識整個事件,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最後給出一個公平合理的批判和解決方法。此外,五年級的孩子都開始發育了,伴随着生理的變化,心理變化也在悄然發生,而且現在的小孩子都比較早熟,作為班主任,就應該為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做一些指導工作。因此,一帆學姐還針對男生和女生不同的心理活動和表現行為,把男女生分開來做心理教育指導。“現在,班級裡常常有孩子把自己的苦惱寫在紙條上告訴我,讓我來幫忙疏通。”她開心的說到。

一帆學姐認為教師素質應包含愛心,耐心,責任心,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久。但同時,這也是她一直遵循的教書育人之道。她極其用心的去教育她的學生,因此受到了學生們的愛戴,還與學生家長形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關系,被稱為秀外慧中的好老師。

寄語

“凡是老師提到的就多學學,不管與專業相不相關。”——這是學姐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曆總結出來的感悟。

她說,剛畢業踏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你會納悶所學的知識完全用不到實際工作中,但當你把工作的内容融會貫通後,就會發現這些都是來源于自己之前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所以,腦子裡要盡可能多的儲備一些知識。她發自真心地希望學弟學妹們能珍惜最美的在校時光,并對在校的學弟學妹說:“不管是在重點大學還是普通大學,該學就好好學,因為學習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談一場記憶深刻的戀愛,即使沒結果,隻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真誠去對待,有沒有結果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當被問及對母校的建議時,一帆學姐說:“學校的教育應拓寬視野,多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多加強學生與外界的聯系,以學生的心态去參加社會工作,深入的了解社會”。她還自豪不已的說“我感覺從我們學校出來的學生,在職業道德方面都做的很好”。

采訪的最後,一帆學姐也為母校獻上了她最真摯的祝福:“在迎來母校60周年校慶的時候,祝福母校發展的越來越好!”。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