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10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海南文化專題》課程組成員走進莺歌海海鹽文化館、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樂東博物館、樂東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等地進行調研學習,并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博物館錄制《海南文化概論》課程視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鄭力喬書記莅臨指導,課程組成員智宇晖副教授、楊景霞副教授、張逢博老師以及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7位研究生全程參與本次調研學習。
一、莺歌海海鹽文化館
12月9日下午,課程組成員以及研究生同學們首先來到樂東黃流鎮莺歌海海鹽文化館和佛羅鎮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參觀。據《中國鹽法通志》記載,“鹽之質味,海鹽為佳,井鹽池鹽次之,海鹽之中,灘曬為佳,煎鹽闆曬又次之。”莺歌海鹽場,位于海南省樂東縣西南部,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65年曆史,與渤海灣的長蘆鹽場、台灣島的布袋鹽場并稱為我國三大鹽場。在參觀文化館過程中,師生們拍照留存資料,或考究實物的年代,看得非常認真細緻。
智宇晖老師在介紹莺歌海地區的海鹽文化
二、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
課程組成員以及研究生同學們來到樂東佛羅鎮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展示的5000多件海南本土黎族、漢族曆史文化文物。從曆史上追溯到海南舊器晚期打制的石具器物和新石器時期打磨的各類具器物。從有肩石斧、磨器、石锛等,到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國時期的各類文化遺存文物。如植物質陶、椰殼陶、低濕陶、戰國繩紋青銅器、瑪瑙珠、木刻字、圈雕版、崖州被、崖州布、崖州民歌古版本及黎族曆史上傳統手工制作的樹皮布、麻、棉紡織物服飾物品,和各類竹編織器物,各類獨木器具,木制古耙、犁、獵号器具物等海南本土黎漢曆史, 還有3000多張黎族紋身和生活畫面的照片等等。
師生們與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袁館長交流
三、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
12月10日上午,由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鄭力喬書記帶領,在樂東博物館館長李星青的陪同下,《海南文化專題》課程組成員來到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進行參觀學習。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展品豐富,分為黎錦、大安剪紙、黎族生産生活工具、黎陶四個區域。本次參觀學習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樂東黎族曆史文化。
“船型屋”内體驗特色的烹煮文化
四、樂東黎族自治縣博物館
在李星青館長的講解和引導下,師生們參觀了博物館樂東曆史文化陳列不同展區,體驗了由裸眼3D技術打造的樂東醉美山水沉浸式體驗空間,觀賞了樂東黎族部落的原始生活狀态以及樂東山水,了解了朱廬執刲銀印和樂安城磚等文物背後的故事。
李館長講解樂東發現的漢代銀印“朱廬執刲”
李星青館長與師生座談會
随後,課題組師生與樂東縣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我院師生與博物館就文物保護、研究和展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鄭力喬書記和智宇晖老師代表學院和課程組分享了他們在教育教學、學術研究中的見解和經驗。李星青館長對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師生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她表示,樂東黎族自治縣的群衆對文化的需求很大,博物館内的專業人員仍需補充,需要和高校開展深度合作,不斷地提高博物館的專業性。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研究生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地學習機會,讓同學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文物保護和研究。同時,這次活動也促進了樂東博物館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瓊南地區文博事業的發展。
五、樂東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
10日下午,師生們來到此次樂東地區調研的最後一站——樂東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進行參觀。
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位于樂東黎族自治縣九所鎮中竈村,是一家以展覽展示海南島南部地區曆代民間文物為主題的公益性私人博物館,由民間收藏家蔡甯創辦,蔡甯從1995年開始在瓊南民間收集文物,收藏内容涉及地理、曆史、民族、族群、風物民情、鄉規俚俗等,館藏文物從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至解放初期。博物館主要展覽内容有六個文化系列:一、瓊南史前文化展區;二、瓊南古陶瓷文化展區;三、瓊南非遺文化——黎漢傳統工藝展區;四、瓊南書契文化展區;五、瓊南古建文化展區;六、瓊南農耕文化展區。
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是蔡甯先生以一己之力,二十幾年來頃盡積蓄,克服重重困難,緻力于在民間尋訪過程中發現、收集“瓊南萬年曆史文化體系”實物載體,最終形成的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
參觀完畢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後,課題組在樂東區域的調研活動圓滿結束。在為期兩天的調研學習過程中,課程組老師“在看中學,在學中教”,帶領我院文博專業研究生,深入瓊南地區海南少數民族曆史文化豐富的地區,參觀了瓊南少數民族曆史文化藏品集中的公共和私人博物館,對于樂東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和黎漢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有了更加詳具的了解。這對于課程組的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并且加強了我院文博專業研究生的實踐教育。作為培養海南省第一批文博專業研究生的院校,此次調研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我校與瓊南地區文博行業的聯系,擴大了專業影響力。
希望學院在将來能夠加強對外的交流學習,深耕海南地區的文化沃土,進一步推動文化教育事業是發展,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為促進瓊南少數民族地區曆史文化宣傳保護貢獻高校一份力量!
(部分内容來源樂東黎族自治縣博物館、白沙河谷民間博物館、瓊南曆史文化民間博物館博物館等)
文字整理:黃韋潇
圖片攝影:《海南文化專題》課題組提供
相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