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愛芬(1968-),漢族,心理學教授(2010年),原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民族學院副院長,現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大學生心理教育中心副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海南首批學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海南省幼兒園等級評定專家庫成員,海南省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報》編委,海南省心理咨詢行業協會副會長(臨床社會工作委員會主任),三亞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主任)。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兒童發展與成長環境”方向博士畢業,碩士學位;曾赴日本櫻美林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專攻健康心理學一年(2004.4-2005.4)。
校級“教學名師”(2012年),校級重點專業負責人。主持完成兩門校級精品課程:公共必修課《心理學》和專業主幹課《兒童發展心理學》;省級精品課程---教師教育類公共課《心理學》課程建設負責人。
二、承擔的主要課程
(一)為教師教育類學生講授的主要課程:《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
(二)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講授的主要課程:《幼兒心理學》、《學前教育心理學》、《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等。
(三)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講授的主要課程:《兒童發展心理學》、《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小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等。
(四)為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講授的主要課程:《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健康心理學》。
(五)面對全校學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學名著導讀》等。
三、學習經曆
1992年9月—1995年7月: 新疆師範大學 教育系 教育行政管理專業 本科學習
2004年9月—2007年7月: 東北師範大學 教育學部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 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2004年5月-2005年4月: 日本櫻美林大學 健康心理學部 訪問學者
2011年9月—現在: 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 博士研究生學習 獲博士畢業證書,正申請學位。
四、工作經曆
1986.7-1998.1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 任教
1998.2-2013.8 昌吉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任教 學前教育教研室主任
2013.9--今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民族學院 任教
2015.4--2019年2月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民族學院 副院長
2019年3月-今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大學生心理教育中心 副主任
五、 科研業績
(一)發表論文
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53篇;其中,CSSCI6篇,北大核心1篇,科技類核心1篇,RCCSE核心2篇,外文期刊1篇。
1.記憶偏向:心境一緻效應還是特質一緻效應,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核心,CSSCI)2009年第2期,二作者第二
2.遲說話兒童的入學準備狀況,中國特殊教育(核心,CSSCI)2010年第3期,三作者第三
3.在日中國系留學生の異文化適応におけるストレスとソーシャルサポートに関する研究,櫻美林大學論集(日本)2006年第1期,宋愛芬・神庭直子・池澤沙知・渡邊浩司・渡辺真理子・石川利江
4.青少年學校适應的調查研究,甯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4期,三作者第一
5.生活習慣疾病與健康服務、社會支持的關系,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6年第2期,獨立
6.網絡成瘾幹預研究綜述,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二作者第一
7.網絡成瘾幹預研究現狀、問題與展望,昌吉學院學報 2007年第1期,三作者第一
8.高校教師職業效能感與職業緊張的特點研究,昌吉學院學報 2007年第4期,獨立
9.高校教師職業效能感在成就目标與職業緊張間的中介效應,昌吉學院學報 2007年第6期,獨立
10.高校教師的職業緊張反應與職業效能感、應對資源的關系研究,昌吉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二作者第一
11.智力的心理學研究回溯:問題、特點與展望,昌吉學院學報 2010年第2期,獨立
12.西部地區的文化震蕩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昌吉學院學報 2010年第4期,獨立
13.在日中國留學生異文化适應中的應激與社會支持,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14.新疆兒童入學準備狀況---比較的維度,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獨立
15.李彥,宋愛芬.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網絡素養調查分析.中國出版(核心,CSSCI),二作者第二,2013年7月
16.宋愛芬,鄧祯祯.大學生成就目标、歸因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新疆教育學院學報,二作者第一,2014年第6期
17.李彥.宋愛芬.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網絡安全及法律意識調查.今傳媒.2014年第12期,二作者第二
18.宋愛芬.海南鄉村女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困境、緣由與突破.瓊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第113-118頁
19.宋愛芬,蓋笑松.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及質量因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教育導刊,2015年第7期
20.宋愛芬,蓋笑松,餘詠梅.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黎族兒童入學準備的影響.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118-124.
21.餘詠梅,宋愛芬.民歌與黎族傳統家庭教育.瓊州學院學報,2015年第9期
22. 宋愛芬,餘詠梅,史學武.黎族兒童的師生關系、自我調節學習和學校适應.瓊州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
23.曹瑜,郭麗萍,羅毅,許素萍,宋愛芬,賈月亮.大學生網絡依賴度與大五人格關系的定量模型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核心,CSSCI),2015年第21期
24 餘詠梅,宋愛芬,蓋笑松.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學科功能定位.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核心),2016,06:72-73.
25 宋愛芬,蓋笑松,李沐蕾.不同文化生活圈内黎族兒童入學準備水平的比較研究.瓊州學院學報,2016,04.
26 宋愛芬.維果茨基“文化曆史發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影響.昌吉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7宋愛芬.心理學發展中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探析.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8.宋愛芬,史學武.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如何對接《專業标準》和“國考”,教育導刊,2017年第7期
29.宋愛芬,蓋笑松,梁碧珠. 海南黎、漢兒童母親教養方式、努力控制與學業成績的關系.貴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科技類核心),2018年第5期
30.宋愛芬.學前兒童移動網絡設備使用狀況與應對—基于兒童談話結果的編碼分析.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報,2017年第6期(RCCSE核心)
31.宋愛芬. 瓊南黎族兒童的家庭教育環境及其與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關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報,2018年第3期,(RCCSE核心)
32.師幼互動質量幹預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效果[J].學前教育研究,2019(05):3-14.CSSCI
33.宋愛芬,蓋笑松.學前教師資質與師幼互動質量的關系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9,36(04):126-133.CSSCI
(二)出版著作
1.宋愛芬,史學武著.《青少年網絡意識與網絡行為的深度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一版
2.宋愛芬,蓋笑松,史學武著.《瓊南黎族學前兒童發展狀況與教育促進的生态化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
3.宋愛芬主編.《大學校園社會心理分析--基于大學生的視角》.吉林大學出版社,2019年6月
4.參編:《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5.參編:《大學生就業指導》,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
6.參編:《社會文化震蕩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次印刷
(三)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的網絡适應與教育;教師的職業應激及其調适;幼兒入學準備與小學生學校适應;海南黎族兒童的成長環境與補償性幹預。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已結題),省部級課題4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基金項目2項,海南社科基金項目1項,海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在研),廳級課題3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規劃項目2項,昌吉市教育局與昌吉學院聯合項目1項),校級課題6項(昌吉學院4項,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項)。參與教育部重點課題2項,一般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7項,校級課題3項。
省部級以上課題項目介紹如下:
1. 主持“新疆少數民族青少年網絡意識及網絡行為的現狀調查與服務對策(10XSH0009)”,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級),(結題20170881)。
2.主持“新疆青少年網絡适應性及引導方略研究(06BSH041)”自治區社科基金(省部級),2006-2009年,(結題)。
3.主持“網絡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影響力研究(09BJYX059)”自治區社科基金(省部級),2009-2011年,(結題)。
4.主持“中、日大學生病理性使用因特網行為的比較研究(03179)” 自治區教育規劃辦,2003-2008年,(結題)。
5.主持“新疆城市兒童入學準備與學校适應的促進研究(070201)”,自治區教育規劃辦,2007-2013年,(結題)。
6.參與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DBA010166)“學習策略對中小學生創新素質形成的影響研究”,國家教育規劃辦(省部級),2001-2006年,(結題)。
7.參與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課題“青少年學生網絡生活及其道德指導方略研究(EEA050198),主持子課題“新疆青少年網絡生活及其道德引導方略研究”,國家教育規劃辦(省部級),2005-2010年,(結題)。
8.參與“兒童入學準備狀況的評定與促進研究(51856)”,國家教育規劃辦(省部級),2005-2008年,(結題)。
9.參與 全國教育規劃“十二五”教育部重點課題(DBA110185)“青少年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機制與培養途徑研究”,(2011-2016),(結題證書号:34913)。
10.主持“海南學前少數民族兒童成長狀況與發展環境的生态化研究”,(HNSK(GJ)14-53),海南省社科規劃課題(省部級),(結題)。(2014.1-2015.3)
11.主持“瓊南黎族學前兒童發展狀況與教育促進的生态化研究”(QYXB201405 ),瓊州學院“學科帶頭人和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校級)(2014.1-2016.12),(結題)。
12.參與“中外青年意識形态教育比較研究”(HNSK14-87),海南省社科規劃課題,(2014.1-2015.12),(結題)。
13.主持2017年度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專業标準》的學前教育專業全過程課程滲透實踐教學模式改革”(Hnjg2017-47),3萬元經費。
14.參與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新疆農村三年學前雙語免費教育管理體制機制的研究”(17YJA880111),周欣主持(2017-2020)
六、獲得獎項
2000年以來的獲獎情況如下
(一)教學獎勵
1、2000年11月,獲1999-2000學年校級“優秀教師”稱号。
2、2004年11月,獲2003-2004學年校級“優秀班主任”稱号。
3、2011年9月,獲2009-2011年度校級“優秀教師”稱号。
4、2011年11月,《發展心理學》課件獲教育部高校教學課件大賽(文科組)“優秀獎”。
5、2012年4月,獲評第二屆校級“教學名師”。
6、2013-2014學年,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原瓊州學院)“優秀班主任”稱号。
(二)科研獎勵
1、2007年3月,論文獲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勵: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優秀獎”。
2、2009年4月,論文獲自治區科技協會第七屆青年學術年會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3、2012年11月,論文“關注村内幼兒教師:發展困境、緣由與支持”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界優秀科研成果 “三等獎”。
4. 2014年12月,論文“海南鄉村女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困境、緣由與突破”獲海南省婦女聯合會、海南省婦女兒童問題研究會優秀研究成果獎
5.2016年11月,論文“母親教養方式、自我控制與黎漢兒童學業成績的關系”獲海南省心理學會第二屆優秀學術成果 “一等獎”。
6.論文“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如何對接專業标準和國考”獲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17年教學研究論文 “二等獎”。
7.論文“不同文化生活圈黎族兒童入學準備的比較研究”在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舉行的“環境與學前兒童發展”的學術征文活動中獲 “一等獎”。
8.論文“黎族兒童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家庭教育資源和教育活動的影響”在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舉行的“環境與學前兒童發展”的學術征文活動中獲 “二等獎”。
9.《基于兒童入學準備的師幼互動質量幹預的研究與實踐》獲得2018年海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 “二等獎”(省級)。
七、其他社會工作
1、協同繼續教育學院,組織實施了面向三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全員心理健康培訓,共培訓學員3200多人,完成對三亞市所有在崗教師心理培訓的全覆蓋。設計組織了針對三亞市、育才生态園區、崖城鎮的兩輪培訓方案,協同繼續教育學院組織了兩輪培訓工作,并承擔“教師心理資源建設方案”專題講座以及對育才生态園區和天涯鎮的後期跟蹤服務。指導3位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實習學生為育才中學完成育才中學的心理輔導中心的建設,并指導這些學生為育才中學畢業班學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為陵水縣教科局師訓中心設計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全員培訓方案,協同縣教科局組織專家并負責主講“中小學生常見情緒問題及有效疏導方案與實操”專題。
3、2015年初,參與“市民大講堂”活動,受三亞市圖書館邀請,為市民主講“兒童早期發展特點與家庭教育責任”,講座内容全文發表在三亞日報,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獲廣泛好評。
4、自2020年1月30日起到現在,對在校師生開展疫情期間的心理援助,同時參與三亞市衛健委、三亞市心理協會、海南省心理咨詢行業協會組織的面向一線醫務工作者、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屬、居家隔離人群的心理熱線工作。
相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