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時間:2020-01-05

                                                                                             


楊超,男,1973年生,陝西楊陵人,中國中央民族大學與意大利卡莫諾史前研究中心聯合培養民族學博士,民族學教授,現任教于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民族學院和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長期從事中外岩畫和藝術考古、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教學與研究,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8部(含合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1項,國家社科重大課題子項目1項,省級及橫向課題11項。2019年獲海南省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2010年受日本先史研究會邀請赴東京和北海道講學,2014年受邀在西班牙維爾瓦大學講學一年。現為中國岩畫學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中國岩畫學會海洋岩畫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岩畫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岩畫》雜志特聘專家,内蒙古岩畫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河南具茨山岩畫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内蒙古巴丹吉林岩畫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指導與評估專家。

聯系方式:superyoung127@126.com

講授課程:

“文化人類學”、“民族社會工作”、“城市社會學”、“博物館陳列藝術設計”、 “神話學”、“民間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中國岩畫概論”等。

主持科研項目:

1)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山地民族岩畫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18BA015

2)北方岩畫功能與文化傳播專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北方岩畫文化遺産資料集成及數據庫建設”(18ZDA328)子項目

3)南海北岸海洋岩畫研究,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HNSK(YB)18-134)

4)中國岩畫學的理論與實踐,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科帶頭人啟動基金(RHDXB201711)

5)三峽少數民族地區岩畫的保護與研究,湖北民族宗教委員會(HBMW200928)

6)意大利梵爾卡莫妮卡岩畫研究的現狀與以及啟示,三峽大學科學研究基金(KJ2009B059)

7)岩畫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三峽大學教育科學研究基金 (1026)

8)三峽地區岩畫的保護與研究,湖北教育廳(2010q021)

9)岩畫的神話斷代法研究,三峽大學求索基金

10)巴東天子岩岩畫的前期研究,巴東縣政府,(SDHS2010004)

11)左江與西南地區岩畫的比較研究,廣西崇左市政府(2014年)

12)人類學與商務活動,浙江省教育廳

13)商務活動中的人類學:理論與實踐,浙江農林大學科學研究基金

發表論文:

1)《印度邊疆地區岩畫的人類學價值及保護措施》,《中國岩畫》2019年第4期。

2)《陶乃高勒手印岩畫在北方草原地帶的意義》,《岩畫研究》甯夏人民出版社,2019.1

3)《淺析具茨山岩畫産生的相對年代》,《凹穴岩畫調查與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5月版,第86-106頁。

4)《岩畫藝術的若幹論點》,《阿納蒂論岩畫》,文物出版社20191月版。

5)《印度中部的岩畫及保護策略》,《中國岩畫》2018年第4期。

6)《熱帶雨林的瑰寶:尼亞洞窟岩畫的價值及保護策略》,《中國岩畫》2018年第3期。

7)《史前西斯廷:法國拉斯科洞窟岩畫的意義及保護措施》》,《中國岩畫》2018年第2期。

8)《賀蘭口人面像岩畫的年代探析》,《賀蘭山岩畫研究集萃》,甯夏人民出版社20177月版,第136-154頁。

9)《疊壓斷代法在岩畫中的應用》,《賀蘭山岩畫研究集萃》,甯夏人民出版社20177月版,第155-167頁。

10)《拉文特岩畫的年代、藝術風格和保護方法》,《中國岩畫》2017年第1期。

11)《波罕斯浪岩畫的曆史價值與保護方法》,《中國岩畫》2017第2期。

12)《塔西裡岩畫及保護措施》,《中國岩畫》2017年第3期。

13)《最早的洞窟:阿爾塔米拉的意義及保護措施》,《中國岩畫》2017年第4期。

14)《血色記憶:中國西南系統的岩畫》,《讀者欣賞》,2017年第4期。

15)《神聖與世俗:廣西花山與雲南滄源岩畫之圖像叙述》,《岩畫研究》甯夏人民出版社,2017.1。

16)《淺析仙居岩畫的紀念碑性》,《岩畫研究》甯夏人民出版社,2017.12

17)《意大利梵爾卡莫妮卡岩畫的保護策略》,《中國岩畫》2016第3期。

18)《日本岩畫的保護措施》,《中國岩畫》20164期。

19)《将軍崖岩畫“禾苗”形象考釋》,《三峽論壇》,2016第1期。

20)《淺談岩畫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三峽論壇》,2016第2期。

21)《論史前岩畫藝術形象的神話表達——從李祥石先生的“伏羲女娲岩畫”出發》,載《岩畫研究》2014年。

22)《淺析魯迅對阿爾塔米拉岩畫闡釋的超前性及所遭誤讀》,載《魯迅研究月刊》2013年5期。

23)《岩畫的“藝術”問題》,載《學術界》2012年第8期。

24)《論桌子山人面像岩畫的紀念碑性》,載《三峽論壇》2014年1期。

25)《論岩畫闡釋的多元視界》,載《東南文化》2010年第1期。

26《岩畫的疊壓斷代法——以意大利梵爾卡莫妮卡為例》,《西夏研究》2012年第3期。

27)《連雲港将軍崖岩畫創世神話論》,載《三峽論壇》2013第1期。

28)《具茨山岩畫産生的年代試析》,載《具茨山與中華文明》,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年3月。

29)《岩畫的神話斷代法初探——以賀蘭山人面像岩畫為例》,載《三峽論壇》2012年第2期。

30)《商務活動中的人類學:理論與實踐》,載《學科、學術、學人的薪火相傳:首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高級研修班文集》,民族出版社2012年10月。

31《岩畫與岩畫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26日。

32)《岩畫的記錄方法刍議》,載《岩畫研究》2012,甯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33)《北方生殖型岩畫的原型淺議》,載《西夏研究》2011年第3期。

34)《神聖與世俗:廣西花山與雲南滄源岩畫之圖像叙述》,載《岩畫研究》2013,甯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35)《三峽巴東天子岩岩畫的發現與初步研究》,載《三峽論壇》2010年第1期。

36)《中國岩畫學的困境與前景》,載《岩畫與史前文明》,九州出版社2010年8月。

37Handprint Petroglyph of Tianziyan, Rock Art and Civilization2010.8.

38)《将軍崖岩畫藝術特征試析》,載《三峽論壇》2010年第2期。

39Study for Badong Handprint Petroglyph of China Three Gorges,BC 28.

 (40)《審視中亞岩畫》(譯文),《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26日。

41)《岩畫的叙述結構試析——從經濟活動的視角出發兼及阿納蒂的岩畫思想》,載《岩畫研究》2011年,甯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42)《日常生活:緣何回歸詩意》,載《語言文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43)《問題與辦法:一種人類學的闡釋》,載《中國林業教育》2004年第3期。

44)《環境:精神關懷和生存空間的人類學探讨》,載《三峽文化研究》(第十輯),武漢出版社,2010年10月。

出版著作

1)《聖壇之石——一部歐洲的岩畫學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11月。

2)《追尋沙漠裡的風——巴丹吉林岩畫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9月。

3)《岩畫與史前文明》(主編),九州出版社2010年8月。

4)《經驗中國:村落的技術》(第二作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

5)《天人和諧與人文重建——漓江流域文化底蘊與社會發展的審美人類學探究》(作者之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6)《城市管理學》(編者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7)《岩畫的世界文化地圖》,陝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8)《中國岩畫史》,文物出版社,2020.

相關附件: